本報記者 羅小衛 北京報道
1月2日,中國電子進出口總公司投資管理部經理王秋平對《華夏時報》記者證實,該公司確實正在北京產權交易所(簡稱:北交所)掛牌轉讓所持有的中國惠普30%股權。
“我們的合作經營期限到期是轉讓的主要原因。”王秋平透露,“中國電子進出口總公司與惠普的合作經營期限將在2009年6月14日屆滿。本來是2008年6月就到期了,后來又延期一年。”
不過對于合作方出售所持股權一事,中國惠普品牌市場部高級公關經理顧曉曼非常謹慎,表示不作任何評論。
資料顯示,中國惠普成立于1985年6月20日,注冊資金1000萬美元,當時由美國惠普公司、中國電子進出口總公司、中國計算機發展公司和北京市計算機工業總公司發起成立,這四家當時分別持股57.5%、27.5%、7.5%和7.5%。
王秋平透露,后來經過幾次股權轉換,目前中國惠普的主要股東就成為惠普華夏投資有限公司和中國電子進出口總公司兩家公司,股權分別為70%與30%。
業內分析者認為,隨著中國電子進出口總公司告別中國惠普,意味著國資將徹底退出中國惠普。中國電子進出口總公司內部人士介紹,該公司是1980年4月設立的全國性外貿企業,隸屬國務院國資委旗下的國內IT巨無霸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
據悉,中國電子進出口總公司目前擁有境內外58個全資和控股子公司,5個駐外辦事處,200多個獨資、合資、內聯、參股企業。2006年底資產達63.15億元,實現銷售收入119.47億元。
中國惠普內部人士透露,中國惠普當時成立時,是中美高科技領域的第一家合資公司,也是目前惠普全球范圍內主要區域市場唯一采用合資經營方式的運營管理機構。
目前,中國惠普已經擁有3000名正式員工、9大區域總部、28個辦事處、37個支持服務中心、200余家服務網點和4000多家代理、年營業收入220億人民幣,是中國信息化社會和信息產業舉足輕重的大型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中國惠普官方沒有對此次股權出讓表態,但是北交所的轉讓公告顯示,標的企業的合營他方(惠普華夏投資有限公司)尚未放棄其在相同條件下對掛牌股權的優先購買權。且已明確聲明保留其自行決定對任何特定最終意向受讓方拒絕給予同意的權利。分析者認為,這不排除惠普華夏最終收購中國電子進出口總公司股權的可能,最終在中國境內獨資運營各項業務。
轉讓方還特別提出,意向受讓方應為生產型或生產導向型企業,不得為對沖基金、投資基金或金融機構,也不得與標的企業存在競爭關系。同時,本項目不接受聯合體受讓。
相關報道:
安徽新華電腦學校專業職業規劃師為你提供更多幫助【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