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周一發布2006年第三季度財報以來,分眾傳媒股價上漲了15%。本周三,分眾傳媒
|
分眾傳媒股價能否一直穩定在現有水平呢?值得注意的是,分眾傳媒股價去年五月也曾漲至現在的價位,但隨后一路下跌,今年又開始反彈。過去52周里,分眾傳媒的最高股價為69.95美元,最低股價為29.50美元。由此看來,分眾傳媒并不是一只穩定的股票。得益于中國廣告市場的進一步擴張,分眾傳媒業績短期內有望穩步增長。但從長期來看,分眾傳媒將面臨不少的挑戰。
首先來看一下分眾傳媒的利好方面。今年第三季度,分眾傳媒的營收和凈利潤都大幅增長。分眾傳媒第三季度營收為6110萬美元,比上一季度增長21%,同比增長214%;凈利潤為2700萬美元,比上一季度增長61.7%,同比增長278.6%。花旗證券分析師賈森·因斯布魯克(Jason Brueschke)在研究報告中稱:“對于分眾傳媒,我們更為關注它的利潤率和固定支出業務模式的利用情況。”他重申對分眾傳媒股票的評級為“買入”(Buy),并將該公司2006年每股收益預期提高了9%。
隨著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臨近,2007年有望成為中國廣告公司“旗幟性”的一年。分眾傳媒首席財務長吳明東在電話會議上表示,該公司已經為中國廣告市場2007年的高速增長做好了準備。分眾傳媒的戰略非常明顯,那就是繼續深化在中國大城市的業務,大舉進軍中小城市市場,同時收購一些發展前景看好的小公司。
從銷售額的增長勢頭來看,分眾傳媒的戰略已經收到一定回報。但一些分析師認為,分眾傳媒的發展前景可能被高估。中國市場研究集團肖恩·雷恩(Shaun Rein)表示,分眾傳媒已經成為投資者的“新寵”,但該公司液晶屏廣告的效力仍然有待證明。他說:“消費者也許會觀看分眾傳媒的液晶屏廣告,但他們并不會記住任何內容。通常情況下,戶外場所都有較大的噪音,消費者很難將注意力集中在商業廣告上。另一方面,分眾傳媒的一個廣告時段約為30秒鐘,而消費者在電梯里停留的時間可能只有10秒。”
很多廣告客戶和投資者都認為,分眾傳媒的液晶屏廣告主要面向高消費人群,但事實也許并非如此。雷恩最近在中國南部城市深圳發現,分眾傳媒的液晶廣告屏也安裝在票價僅為人民幣20元(約合2.53美元)的機場大巴上。他說:“分眾傳媒號稱自己的液晶廣告屏主要針對高收入階層,但我們知道,搭載機場大巴的乘客大多是收入較低的年輕人,或者希望省錢的消費者。”雷恩還發現,分眾傳媒的液晶廣告屏也出現在一些低檔次的建筑物里。
分眾傳媒面臨的另一個問題是高額的液晶廣告屏維護費用。中國很多大城市都有較為嚴重的污染問題,可能會給戶外廣告液晶屏帶來損害。很多分析師預計,分眾傳媒每五年就需要更新一次液晶屏,這必然會大幅度增加成本。除此之外,分眾傳媒還面臨著潛在的市場競爭。分眾傳媒目前還沒有強勁的競爭對手,這主要由于該公司收購了中國第二大戶外廣告網絡運營商聚眾傳媒。正是基于這一原因,分眾傳媒商業樓宇聯播網的利潤率高達70%以上。
當然,其它公司并不愿意坐失這一商機,分眾傳媒的潛在競爭對手已經逐步浮出水面。例如,例如,北廣傳媒和上海文廣都計劃在開展運營的城市部署大量液晶屏廣告。摩根斯坦利分析師里查德·季(Richard Ji)在報告中稱:“北廣傳媒和上海文廣等本地媒體公司有著先天性的優勢,例如擁有豐富的內容,以及同政府保持著密切的關系。”他對分眾傳媒股票的評級為“增持”(Overweight),原因是分眾傳媒正努力在超市、機場和火車上安裝更多液晶廣告屏,以進一步擴大自己的領先優勢。
理查德·季目前仍然看好分眾傳媒股票,他認為分眾傳媒的主要優勢在于全國性的規模、巨大的品牌影響力、以及良好的企業運營。但他也承認,分眾傳媒必須小心提防潛在的競爭對手,力爭繼續保持現有的市場份額。作為仍在高速增長、但難以預測的中國液晶屏廣告市場的“領頭羊”,分眾傳媒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將是一只充滿爭議性的股票。僅就目前而言,如果投資者十分看好分眾傳媒,也可以暫時不考慮該公司可能面臨的長期運營風險。(馬丁)
安徽新華電腦學校專業職業規劃師為你提供更多幫助【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