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眾多將網絡購物視為常用購物手段的人群的大量涌現,2006年的中國C
報告顯示,在第3季度,國內人均網上購物金額達到了572元,而2005年同期人均年網上購物金額則為273元,增長了109%。
同時,相比于龐大的交易人數,網上購物的購物頻率也加快了。一項針對淘寶用戶的調查結果表明,在2006年第3季度,淘寶用戶在淘寶上購物頻率占比最高的是2到5次,最主要成交交易額為500~1000元。在未來一季,表示自己的購買費用和次數的明顯增多的比率也讓人相當樂觀——北京有71.3%的用戶,上海有57.8%的用戶;而二線城市不確定的用戶占據比較大的份額,有66.5%的用戶表示不確定。
此外,絕大多數C
報告認為,網購人數的穩步增長、人均網上購物金額的增長,主要得益于第三方電子支付工具的普及。由于第三方電子支付工具很好地起到中介監督的作用,因此相當程度上解決了此前困擾網絡購物的誠信問題。今年2季度進行的一次網絡用戶調查顯示,99.7%的異地交易客買家、99%的同城交易買家考慮優先使用第三方電子支付。受其影響,賣家也普遍優先推薦使用第三方電子支付,以期樹立自身誠信,提高網店交易額。比如在淘寶上面,截至2006年第3季度,支持第三方電子支付的商品比率超過98%。
本次調查同時表明,中國網絡購物用戶在區域分布、消費習慣等方面也發生了一些有趣的變化。
第一,價格不再那么敏感。對比2005年10月關于網絡購物調查的數據,淘寶發現,2005年有70%以上的用戶認為價格比較便宜是他們選擇網絡購物的原因,方便和商品種類選擇的占比分別為56.4%和47.5%;到2006年9月,價格雖然仍是主要原因,但占比明顯下降,比例為40.1%,方便和商品種類分別為31.1%和12.3%。這說明網絡購物者在逐步走向成熟,左右網絡購物用戶的不再是單一的因素,用戶考慮的因素會更加綜合。報告由此認為,用戶消費偏好的改變對網絡購物網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價格優勢的基礎上,努力提升其他服務的品質,才可能更好的留住用戶。
第二,日常用品購買比例明顯增高。據統計,2006年第1季度前,網上購物的成交商品主要集中在數碼、服飾、化妝品、珠寶上面;而到了2006年第3季度,奶粉、尿布等母嬰用品,床品布藝、廚房用品、家具、家電、建材五金等家居用品,甚至平時只在線下購買的電話充值卡都成為熱銷產品。比如,電話充值卡,僅在淘寶網上日交易量就接近150萬。報告預計,日常生活用品購買比例的增勢今后仍將持續,并最終成為網上購物的主流。
第三,調查發現,目前上海地區的網絡購物滲透率為國內之冠,達到了80.9%,其次是北京和廣州的73.1%和57.1%,最低的是深圳(46.5%);二線城市(深圳、青島、成都)瀏覽過購物網站但沒購買過用戶均占比40%~45%之間,網絡購物發展具有上升潛力。
第四,數據顯示,在第3季度,淘寶網會員數達到2670萬,較之第2季度新增近420萬用戶,環比增長20%;和去年同期相比,新增近1700萬用戶,增幅為170%。淘寶網的在線商品數達到3900萬件,和2006年2季度相比,增長了22%;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60%;該商品數相當于北京(上海)所有中大型商廈全部商品數總和。此外,淘寶網第三季度總成交金額——業界公認的衡量業績的主要指標之一,達到了43.5億,這比中國C
今年9月9日,在被阿里巴巴公司CEO馬云戲稱為“丐幫大會”的網商大會上,由阿里巴巴和中國電子商務協會聯合公布的《2004-2006中國網商生存發展報告》發現,中國網商九成來自“草根”階層,而在1999年,網民中網商的比例僅為1%。依托電子商務成長的“草根商人”群體離我們已經越來越近。
[易觀觀點]
易觀認為,隨著市場競爭差異性的逐步明朗,淘寶在交易額上的市場份額將進一步增加。同時淘寶會通過提供物流接口等附加值服務,提升用戶滿意度及活躍度,進一步提升C
安徽新華電腦學校專業職業規劃師為你提供更多幫助【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