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氓軟件聯盟”發起人揭秘利益鏈
昨天,記者采訪反流氓軟件聯盟發起者董海平獲知,真正驅動流氓軟件迅猛發展的其實是巨大的經濟利益,他說:“一個小插件公司月收入在百萬元以上絕對正常,我還了解到一個成熟網站憑借流氓軟件收入上千萬。這個利益黑洞都是在侵犯網民的權利情況下獲取的不當利益。”
記者以客戶身份聯系到一家專門制作插件廣告的公司,昨天在中關村一座寫字樓里見到了其業務經理
反流氓軟件聯盟在全國起訴,記者暗訪揭秘流氓軟件的利益黑洞——
在北京起訴了中搜、雅虎;重慶起訴了易趣;上海起訴了“很棒小秘書”……反流氓軟件聯盟的訴訟在全國范圍內遍地開花。昨天,記者采訪該聯盟發起者獲知,真正驅動流氓軟件迅猛發展的其實是巨大的經濟利益,而這個利益黑洞將網絡公司、軟件廣告公司和一些軟件的生產者一網打盡。
流氓軟件的兩大利益鏈條
“這個利益鏈條的源頭應該從網絡公司說起。”該聯盟的發起人董海平介紹,網絡公司使用流氓軟件主要有兩個用途。
其一是虛增點擊率。提高自己的網站身價,目的是吸引投資者。“網站內容并不吸引人,可是在流氓軟件的幫助下,網民對其進行無意識點擊,點擊率一下子就上去了。可真正關注的人呢?還是微乎其微的。但報表好看,投資者就有興趣,廣告客戶就有興趣。隨便做一個垃圾網站,圈錢就跑的事情在業內也是屢見不鮮的。”
其二是散播廣告。“利用流氓插件,散布廣告,提高廣告收入。網絡廣告的計費是按彈出次數進行計費的。使用流氓軟件可以在用戶根本沒有授權的情況下隨意彈出廣告,提高廣告彈出次數,借此提高廣告收益。”董海平稱,僅這兩項就有網絡公司、插件生產者、軟件廣告公司多個受益群體,其收益狀況也著實令一般人羨慕。“一個小插件公司月收入在百萬元以上絕對正常。我還了解到,一個成熟網站憑借流氓軟件收入上千萬。這個利益黑洞都是在侵犯網民權利的情況下獲取的不當利益。”
暴利背后的法律真空
記者以客戶身份聯系到一家專門制作插件廣告的公司。昨天,記者在中關村一座寫字樓里見到了其業務經理
當記者問及是否會侵犯他人權利,遭到起訴?他自信地告訴記者:“絕對不會。法律對網絡還是很寬容的,沒有禁止進行插件廣告的法律存在。”他還告訴記者,有些公司會在插件中安裝木馬程序,搜集網民的個人資料,以做到定向宣傳。“比如說,安裝該插件后,電腦用戶上網瀏覽哪些網頁,輸入了自己生日,電子郵箱等等,這些信息會被發布插件的公司知道。然后針對他進行定向投放廣告。這樣做比較流氓。還有一些難以卸載的、不能關閉的或者是廣告彈出過于頻繁的插件都是令人反感的。即使是這樣,要想控告他們都非常困難。”
據
網民損失難計算
“小的軟件廣告公司只是一部分獲利者。一些網站從中獲利更豐,而網民的損失難以計算。我們面臨著隱私被侵犯的危險,電腦的內存被占用,電腦運行速度減慢,隨時有死機、重新啟動的危險,這些都是流氓軟件帶給網民的害處。”董海平介紹說,全國大約有1.3億網民,如何計算網民的損失卻是法律空白。“國家對虛擬財產的計算還沒有規定,另外,占用電腦內存,使電腦如運行速度減慢都是無法估量的。”董海平將反流氓軟件訴求定義在針對行為上,要求法院將適用流氓軟件定位為違法。對目前的網絡環境,董海平說:“已經鮮有干凈的了。凡是在網絡的群體都想在網絡中撈一筆,這是流氓軟件大行其道的深層次原因。”
安徽新華電腦學校專業職業規劃師為你提供更多幫助【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