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大學生就業難不同,網絡大學生無論就業還是在職位提升等方面,都出現了身價看漲的情況。這是日前北京外國語大學網絡教育學院發布的國內首個網絡大學生雇主調查結果。
中小型企事業單位青睞網絡大學生此次調研中,網絡大學生所在單位多來自北京、廣東、福建、江蘇、上海等經濟發達省區的大中型城市。從單位性質來看,分布比較廣泛,包括事業單位、外資企業、合資企業、民營企業、國有企業等,其中事業單位的比例最高,約占36%左右,包括政府機關、高等院校、研究所、教育機構、醫療機構等非盈利性單位;從單位規模來看,以中小型企事業單位的比例為主,共有58.4%,其中50人至200人規模的為37.7%,200人至500人規模的為20.7%,大中型企業(500人至1000人)為9.6%,大型企業(大于1000人)和小型企業(小于50人)所占比例較少。
從網絡大學生所在單位可以看出,網絡大學生主要來源于中小型的企事業單位,其中以事業單位為主。事業單位人員的職位晉升、職稱評定常常與學歷掛鉤,目前網絡大學多為國家重點名校,其學校品牌、教學質量和師資水平是事業單位的在職人員比較放心的因素,同時名校效應可以助力學員們在事業上順利攀升。中小型企業由于規模小、機制靈活、競爭相對大型公司而言更加激烈,人才流動性也比較高,職員為了獲得高薪或實現自我價值,有著比較強烈的升遷、跳槽的欲望,對于學歷的需求也比較高,而網絡教育的靈活方便,可以解決“工學矛盾”,變成為他們繼續學習的有效途徑。
60%網絡大學生工作超過3年調查顯示,有60%的學生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超過了3年。對于網絡教育有需求的人員集中在基礎員工這一群體,其次是中層管理人員,高級管理人員的比例最低,只有3.7%。
從數據可以得知,選擇網絡教育的人員多數工作年限超過3年。很多在職人員往往是在工作崗位上磨練幾年后,才逐漸認識到自己在學歷、知識結構等方面不具備優勢,來自周圍同事的競爭壓力、工作需要的提高迫使自己需要繼續學習,以適應崗位提出的新要求,因此在工作幾年以后開始采取行動充實自己。這些員工大都是企業中的基礎員工,他們有著較強的改善自己企業地位、社會地位和生活的想法,在進一步提升時往往受到了文憑的限制,因此對繼續學習的需求有著更為強烈的目的性。
網院畢業生與企業需求相吻合網絡大學是面向在職人員的繼續教育,因此雇主對員工素質的具體要求成為網絡大學人才培養的目標。調查結果顯示,雇主普遍非常重視員工的團隊合作能力(88%)、溝通能力(79%)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73%),其次認為自我約束能力(50%)、邏輯思維能力(50%)和電腦應用能力(52%)也比較重要,而對創新能力和基礎管理能力受重視的程度稍微低一些。對于在北外網院就讀的在職人員,雇主認為他們在經過在北外網院學習之后,各項綜合能力得到了普遍的提高,尤其是解決問題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自我約束能力、溝通能力均得到了顯著的提高,其次是時間分配能力、邏輯思維能力、電腦應用能力,基礎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排在最后。
從以上調查數據可以看出,各行業雇主對員工的團隊合作能力、溝通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要求都很高,并且雇主認為通過北外網院學習后員工在這幾個方面的素質都有很大提高,可以與企業的要求相匹配,這也正是北外網院畢業生比較受雇主歡迎的原因所在。網絡大學通過有效的學習過程控制、積極的助學措施幫助學生養成了自我學習與自我管理能力,反映在工作上,學生自主工作能力大幅提升,變的更加積極主動。另外,長期的線上與線下溝通,使學生逐漸形成積極溝通與互相合作的精神,動手能力明顯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提高了,能夠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切實利益。
9成雇主肯定網絡教育質量從雇主對網絡教育的質量評估上看,大多數的雇主對于網絡教育是有著理性而正面的認識,87%的雇主認為網絡教育模式的教學質量等同于傳統教育模式下的教學質量,有3%的雇主認為略高于傳統教育的質量。
由此可見,社會對于網絡教育的認識已經非常廣泛。經過8年的發展與逐漸成熟,我國網絡教育學院已由最初的4所發展到如今的68所,通過網絡大學進行繼續教育的人數目前也已突破350萬人。網絡教育的教學模式比較靈活,已經成為人們相互推崇繼續充電的有效途徑,網絡教育的教學質量也得到了用人單位的首肯,用人單位對于在職人員的學歷認可、重視的是獲取能力,而不是文憑的形式。
安徽新華電腦學校專業職業規劃師為你提供更多幫助【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