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_蜜桃狠狠狠狠狠狠狠狠狠_午夜视频精品_激情都市一区二区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業內資訊 > 2006年電子信息百強企業揭曉 聯想控股居首

2006年電子信息百強企業揭曉 聯想控股居首
2006-05-31 09:37:56  作者:飄紅摘錄  來源:

    聯想控股有限公司以1082億元排在首位

  依據企業2005年營業收入排序的第20屆電子信息百強企業,經企業申報、地方行業主管部門推薦和信息產業部審核,今天正式揭曉。聯想控股有限公司以1082億元排在電子百強企業首位;海爾集團公司以1039億元列第二位;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548億元,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521億元,華為技術有限公司469億元列第三 、四、五位。排在第六至十位的企業有美的集團有限公司、海信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廣電(集團)有限公司、熊貓電子集團有限公司和北大方正集團有限公司。

  本屆電子百強企業新入圍16家,同時有16家因重組、增長緩慢等原因出圍,體現了優勝劣汰的動態競爭機制。

  電子百強企業排序活動20年來,電子百強企業規模日益擴大,自主創新能力明顯增強,對加快推進大公司戰略、實現產業由大到強轉變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電子百強企業活動已成為政府部門開展行業管理的平臺,實施大公司戰略的有效途徑,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的戰略舉措。20年來,電子百強企業發展主要特點如下:

  

總體規模持續快速增長,骨干作用突出

  

電子百強企業活動開展20年來,經濟規模不斷增長,綜合實力持續提升,電子百強企業營業收入總額從第1屆的116億元增長到本屆9643億元,翻了六番多,年均增長速度達到26.2%

  本屆電子百強企業營業收入超過百億元的有22家,其中聯想、海爾已基本接近財富全球500強的進入門檻,京東方、TCL、華為也在向千億元邁進。在20年前,列第1屆電子百強企業首位的上海電視機廠的銷售收入僅為5.76億元,10年后(1997)長虹突破100億元,2004年海爾超過1000億元。第1屆電子百強企業的入圍門檻為4027萬元,20年后提高到14.7億元。在本屆電子百強企業中,排名前10位企業的營業收入之和達5264億元,占電子電子百強企業總量的54.6%;利潤為99.4億元,占電子百強企業利潤總額的40%,其中深圳華為的凈利潤達51.5億元,列電子百強企業首位。

  電子百強企業已成為我國主要電子產品生產銷售的主力軍。2005年,電子百強企業彩電銷售6708萬臺,占全行業的81.0%;程控交換機銷售3404萬線,占全行業49.1%;計算機1665萬臺,占全行業20.6%;電冰箱1312萬臺,占全行業40%;空調器2762.6萬臺,占全行業41%

  以電子百強企業為骨干的區域產業集群正在形成,以電子百強企業為核心,國家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和產業園正在加快建設,已初步形成了一批聚集效應和輻射效應明顯、產業鏈相對完整、帶動作用強的產業增長帶。在本屆電子百強企業中,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環渤海三大地區企業共有77家,占電子百強企業銷售收入、利潤、稅金總額的比例分別為91%95%92%,而以電子百強企業為骨干的三大電子信息產業基地的銷售收入、工業增加值、利潤總額占全行業的比例均超過85%,產業集中度和綜合競爭力進一步提高。

  

產業結構趨于合理,產業鏈日益完善

  

開展電子百強企業排序工作20年來,電子百強企業的結構調整一直在有序推進。

 

  一是產品結構不斷調整,在第1屆電子百強企業中,入圍企業90%以上為從事彩電整機及配套件生產的廠家,反映了當時我國電子工業“命系彩電”的實際狀況;到1996(10),電子百強企業的產品結構已調整為以通信、計算機、新型元器件、家電同步發展的多元化結構;在第20屆電子百強企業中,從事集成電路、軟件、計算機、通信產品、系統集成、新型顯示器件、新型元器件研發生產的企業已占3/4以上。在國家產業政策的引導下,企業經自主創新,高端產品不斷突破,傳統產品日益淘汰,電子百強企業的主流產品逐步升級,結構明顯優化。目前電子百強企業正致力于發展下一代網絡、新一代移動通信、數字電視、信息家電、集成電路、軟件、新型顯示器件等高技術產品,把優化產品結構和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結合起來。

  二是區域產業結構逐步走向協調發展,雖然電子百強企業仍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但東部地區百強企業的營業收入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中西部,如TCL先后在內蒙、河南、四川建立生產基地;海爾在貴州、湖北等地區加快布局,電子百強企業已成為電子信息產業實施區域梯度轉移的主導力量。

 

  研發投入逐年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

 

  20世紀90年代以來,電子百強企業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建立并逐步完善市場需求導向、產業政策支持、企業投入為主的自主創新機制,初步形成了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創新體系。

  作為電子信息產業創新主體的電子百強企業,自主創新意識一步步增強,不斷加大對創新的投入力度。本屆電子百強企業2005年研發經費投入356.3億元,比上屆增長15%,比2000年增長1.4倍;研發投入強度(研發經費占營業收入比重)達到3.7%,比2000年提高0.4個百分點,高于全行業平均水平(2.1%)。華為、海爾、中興通訊、TCL、聯想控股研發經費分別達到47.5億元、45.7億元、19.6億元、19.5億元和15億元,分別比2000年增長一倍以上。研發投入占企業營業收入超過5%的企業有22家,前六位企業分別為東軟集團(22.5%)、彩虹集團(20.1%)、華為技術有限公司(10.1%)、江西省電子集團(9.8%)、四川九洲電器(9.7%)和中興通訊(9.1%)

  高額研發投入使電子百強企業不斷突破核心技術,不斷積累自主知識產權。中興通訊、華為等技術領先型企業專利申請進展很快,使我國信息技術領域國內專利申請的增長速度、申請數量都已超過國外專利申請量。2005年,中興通訊、華為申請的PCT(專利合作條約)專利分別居發展中國家企業的第3位和第9位,華為首次躍居全球第37位。

  電子百強企業從整機向關鍵部件和核心技術上游突破,加快從加工裝配為主向自主研發制造延伸,促進了技術結構和產品結構的升級。在平板顯示領域,京東方、上廣電的第五代TFT-LCD項目成功投產,目前正在整合資源進行第六代線的研究和論證。在集成電路領域,繼廈華電子推出“炎黃一號”高清電視顯示器控制芯片后,海爾推出數字電視“中國芯”,海信開發出視頻處理芯片“信芯”,長虹也開發出“虹芯”。電子百強企業開發重大產業技術,制定重要技術標準,增強科技成果轉化能力,逐步構建起自主創新的技術基礎。電子百強企業群體已由單一的消費類電子產品制造發展為產品制造、軟件生產和信息服務“三位一體”的多元結構格局。

 

  國際化經營加快發展,“走出去”層次進一步提升

 

  作為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骨干隊伍,電子百強企業不斷加快國際化步伐,對穩定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國際貿易平衡發揮了重要作用。本屆電子百強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2458億元人民幣,比上屆增長33%,出口交貨值超過100億元的企業有聯想、海爾、TCL、深圳華為、廣東美的、上廣電、南京熊貓、深圳華強、長城科技等9家。

  電子百強企業產品出口結構升級。本屆電子百強企業中,有近1/3的企業國外收入占總收入的一半以上。在國際化經營中,從低端產品到高端產品,從產品出口到技術輸出,從發展中國家拓展到發達國家,從市場、資本國際化到知識產權國際化,電子百強企業逐步取得了與一流跨國公司同場競技的資格。2005年,廈華電子出口平板電視86萬臺,占全球平板電視的4%;華為3G突破了歐洲市場,率先在荷蘭、葡萄牙等18個國家和地區實現商用;聯想整合后逐步挺進韓國、日本市場,在全球進行新一輪布局。

    國際化經營由產品輸出逐步進入資本和品牌輸出階段,“走出去”層次不斷提高,部分企業成為世界級知名品牌。目前,電子百強企業中有一半以上的企業有對外投資,有的投資建廠,有的積極參與跨國并購,在全球范圍內進行資源整合。為加快推進品牌國際化,聯想成為國際奧委會頂級贊助商,在國際舞臺上全方位展示了自己的實力;海爾攜手全球最有影響力的NBA宣傳自己的高清電視,加快了海爾全球化品牌戰略全面實施的步伐,也提升了中國本土跨國公司的國際知名度。由世界品牌實驗室公布的2005年度“世界品牌500強”中,上榜的4家中國本土企業有3家是電子百強企業,分別為海爾(89)、聯想(148)和長虹(447)


安徽新華電腦學校專業職業規劃師為你提供更多幫助【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