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信息港”框架成型,“數字廣州”雛形初具
本報訊“廣州每百戶居民家庭擁有電腦91.2臺,居全國十大城市之首,廣州市民的信息消費能力全國第一!”這是昨日在廣州市信息化工作會議上發布的最新信息。
截至去年年底,廣州市信息化全面實現了“十五”計劃的主要發展目標,總體水平處于全國十大城市前列,廣州的“國際信息港”框架基本形成,“數字廣州”雛形初具。
廣州市信息化辦公室主任謝學寧介紹,廣州多個部門的信息系統已集中實現了資源整合和信息共享。每百戶居民家庭擁有電腦91.2臺,居全國十大城市之首,“十一五”期間,廣州還將全部實現100米光纖進入居民家。隨著電腦網絡的普及,廣州市民的信息消費能力也全國第一。據統計,目前廣州城市居民交通和通信消費支出年人均達2492.4元,光是去年廣州通過網上交易就達652億元,占同期GDP的13%。
據介紹,今年廣州的“羊城通”將新增100萬張,服務將涉及公眾購物的主要領域;社保(市民)卡力爭發卡20萬張,逐步取代現有醫保磁條卡,實現醫療保險、看病診療、公共衛生、圖書借閱等公共服務一卡多用。市民電子郵箱將增加到20萬戶,為企業和市民提供社會保障、工商登記、稅務、公積金、水電氣等公共信息。
此外,記者還從會上獲悉,在“十一五”期間,廣州將選擇合適的社區進行數字家庭(即智能家庭)體驗中心試點。今后市民手持一個集中控制器,輕松控制房間各處的燈光、電器將不再是夢想。
劉海斌 李慧燕 張序徐 景宏
安徽新華電腦學校專業職業規劃師為你提供更多幫助【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