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也想不到郭老師會看上我的日記,原以為,那滿紙涂鴉不過是在嘮叨些自己的心情罷了,不登大雅之堂,而老師卻下了評語說:“真誠!
小學(xué)和初中也寫過日記,可每次都不了了之,一本本精心挑選的日記本常是和不到一半就被閑置了。那時,不太懂得怎么寫日記,總是很嚴肅地像寫大作文那樣去計較謀篇布局,去思考中心思想,這樣,日記自然成了令我頭痛不已的負擔(dān)。
剛上高中,一聽說要寫日記,我整個人心弦就繃緊了?汕赡且惶,看了篇文章,作者視日記為知己。她說:“不在乎是長還是短,不在科深奧還是淺顯,不在乎詞藻華麗還是相互恬淡,總之,日記是心靈的歌聲,是一種至真至純的流露。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暢快地向這位摯友傾訴。”我茅塞頓開心弦不再緊繃,仿佛獲得了一種自由。
興趣悄悄地來了。隨之降臨到日記本的是花季的繽紛和雨季的浪漫。日記不充得有顏色有情致了。另以為我們的生活中是學(xué)校、家庭兩點一線,只要你稍加留心,就會發(fā)現(xiàn),生活是一座多么豐富的素材倉庫!正如羅丹所說的,生活中到處都有美,只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
平時,讀一些散文、隨筆,總會產(chǎn)生一種“于我心有戚戚焉”的感覺。看來,很多感想大家都有過,只是沒有寫出來罷了。那么,我們何不敞開心扉呢?——既然生活賦予了我們均等的機會,既然我們對生活同樣有所思有所感。我們年輕,年輕便會有一種不竭的激情,年輕便會有一些與眾不同的見解,年輕便會有一股敢想敢寫的勇氣。何不將這年輕的心緒寫下,讓這短暫的美麗成為永恒呢。
當一個人、一件事、一幕景觸及我的心靈時,我不會忍不住想表達自己的想法,于是,就自然而然地拿起筆,讓這真實的感受流于筆端。這大概是所謂的“情既到,文即成”吧。就如那一個初秋的傍晚,我和媽媽一起在陽臺收衣服,無意間,她說起了普希金喜歡秋天而不愛春天,還說起上山下鄉(xiāng)時,他們知青都讀過《簡?愛》等世界名著。我十分驚訝,頓然感悟到:我們對母親的苛求甚至理解。于是,日記《讀》便應(yīng)運而生了,很幸運地,它烴成了鉛字。
兩年過去了,我便有了這7本不算太薄的日記本。閑暇之余,翻翻它們,又會情不自禁地冒出一些新的想法,于是我又寫了。較之于以往,我發(fā)現(xiàn)不知不覺中自己又長大了些——這些毫無矯情的片段,烙下了我成長的痕跡。我堅持寫日記但從沒有刻意要將它寫成什么樣,也不曾想過別人會怎樣評判它,我只是用我的真誠與生活對話,因而它常常感動了我自己。
高二這年,學(xué)校創(chuàng)辦“春榕”文學(xué)報。第一期征稿,我交了一篇日記。沒想到竟被排在頭版,我真有些受寵若驚。郭老師對我說:“能走進生活去感悟生活,這是件好事;能將這種感悟真誠地表達出來,那就更好了!蔽冶妒芄奈,從此更愛寫日記了。
上了高三,功課愈加緊張,許多同學(xué)都以“老師沒有布置”為由不寫日記,樂得清閑。我原也想取消這道“工序”,可一到晚上,又每每習(xí)慣地拿起日記本。哦,日記已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了。
是啊,只要我的心靈充滿著對生活的愛,我的筆便會有傾吐不完的話,那我的日記又怎能不寫呢!
評析:日記就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個朋友,一個知己它與我們一起去共享快樂與煩惱,對生活的思考與感觸傾注于筆端,把心情釋放在空白的紙上,變成一行行充滿感情的文字,朋友,你如果有煩惱和快樂,就對它傾訴吧!讓它留住美麗與幸福感傷與痛苦的一刻。
安徽新華電腦學(xué)校專業(yè)職業(yè)規(guī)劃師為你提供更多幫助【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