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例反映大趨勢
《中國青年報》一篇報道中提到,今年北京一家網站招聘編輯時出了一道奇怪的面試題,讓精心準備“面經”的眾求職者一時傻了眼,失去二面的機會……
相差無幾的學歷、年齡、技能水平,面對人潮洶涌的求職大軍,很多學子茫然了。一些企業也在漸漸轉變考察求職者的模式。報道中所出現的面試方式已不鮮見,以往只流傳于世界500強企業的面試題漸漸在各大企業中流傳開來。思維模式、語言組織、應變能力……所有能體現求職者能力綜合素質的“刁鉆”面試題都會成為企業選擇人才的切入點。面試再無規律可尋。求職者,該如何應對?
軟實力——求職新利器
“11月22日,由麥可思公司聯合蓋洛普、零點調查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3972個企事業單位中,73.8%的企業在對員工職業技能評估中,把包括交流、有效寫作等能力在內的基本技能與專業技能同等對待。此次調查的負責人、西南財大特聘教授王伯慶指出,在專業知識和技能之外,現在用人單位越來越看重應屆生的‘軟實力’”——這一調查揭示出企業對新型人才有了更高要求,不在局限于單純的技能與工作經驗,而是把個人能力的各個方面都納入考察計劃。同一問題擺在學子和教育者面前:企業青睞的“軟”實力該如何培養?
新華學子敏捷的思維、條理清晰的表達贏得招聘方頻頻贊許
新華揭示軟實力培養模式
“軟實力包括口頭表達能力、演繹推理能力等35種基本能力”,王教授如是說。軟實力,是個人素質的綜合體現,反映其適應社會的能力。一般而言,要通過思維模式長期的引導才能養成。
新華學子自入學第一天起,“軟實力”的培養便貫穿始終,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子。三教兩訓、素質拓展、40個社團組織,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有針對性的塑造學子獨立人格,培養企業青睞、職場必備的基本技能。例如在勾建社團過程中,組織、策劃、溝通、資源利用以及細節把握,通過對外聯絡,對內安排甚至涉及到物質購買,新華學子充分發揮自我主動性,應變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在實踐中磨練出來。軟實力,是新華賦予學子的求職利器。
擁有軟實力,求職更自信
新聞背景:
“各位乘坐的輪船觸礁,15分鐘內要轉移到荒島,船上有火柴、航海圖、指南針、香煙等15樣東西,大家討論下,哪些要優先帶走。”9位應聘的大學生懵了,之前準備的“面經”毫無用處,企業這別出心裁的“腦筋急轉彎”讓一半的人失去了參加“二面”的機會。
經主考官介紹,能從上千份簡歷中被選出來參加面試,說明專業能力已經得到初步認可,采用這種“群面”的方式,考查的是專業能力之外的另一種能力——考官并不關心“攜帶物品的先后順序”,一個人的理解、溝通、表達等方面的能力,以及思維方式甚至為人處事都可以一覽無余。——節選自《中國青年報》
安徽新華電腦學校專業職業規劃師為你提供更多幫助【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