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光明分析認為,我國目前缺乏大量的應用型、實用型的IT專業人才,但從深層次看,國家目前最缺乏的是掌握了當代計算機前沿科學技術的、能夠創造性發展和應用計算機技術的人才。高技術領域的落后,實質是人才的落后,是人才培養的落后,是缺乏創新人才的落后。作為培養高級科技人才的各類院校,面對飛速發展的計算機學科和越來越細的專業分工,應該注重培養學生在面對科學與技術飛速前進以及由此引起的社會巨大變革時,具有一種透過變化看趨勢、透過技術抓原理、從而把握整個學科發展脈搏的基本素質。新華教育集團推出“3++國際軟件工程師”項目,標志著一個“國際軟件”人才培養標準的誕生,必將推動中國軟件人才發展的步伐,從而提高軟件人才培訓行業的自律性。
3月30日,《安徽商報》報道:新華3++ 中國軟件人才進軍國際的新聞并做了詳細及相關報道!
《安徽商報》報頭
《安徽商報》報道我院新聞頁面截圖
背景資料:政府推動振興我國軟件產業
2002年7月24日,國務院頒發《振興中國軟件產業發展行動綱要》提出,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要在市場、企業、人才等方面,重點加強工作,鼓勵國產軟件在社會經濟發展各個領域的充分應用,擴大內需,帶動軟件產業發展;面向國際軟件業的需求,培養一大批實用型、工程化的軟件人才,為我國軟件產業發展提供支持。
2003 年 12 月 9 日,教育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人事部、勞動部、信息產業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外國專家局聯合發文,就加快我國軟件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的主要措施提出了意見。其主要措施為:構建功能配套的軟件人才培養培訓體系、實施全球化軟件人才戰略、加快建立軟件專業技術人員和軟件技能人員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推進軟件人才培養的產學研結合、鼓勵全社會支持軟件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
安徽新華電腦學校專業職業規劃師為你提供更多幫助【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