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_蜜桃狠狠狠狠狠狠狠狠狠_午夜视频精品_激情都市一区二区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學校新聞 > 2016年職業教育年度大事件盤點

2016年職業教育年度大事件盤點
2016-12-28 14:25:38  作者:網絡企劃部  來源:安徽新華電腦專修學院
   2016年,隨著分管職教工作的高層領導密集調整,職業教育進入了很長時間的深度調整期。隨著時間的推移,年初的踟躕終歸還是回到了發展的道路上,而政策的利好以及各地各校的堅定改革,都給了職教人更強的信心——職教未來前途無限!下面盤點了2016年職業教育年度大事件。
 
   1、職教換帥
 
   2016年,教育部部長、副部長、職成司司長等教育主管部門領導進行了“大換血”。
   1月12日,中央政府網站發布人事任免消息,免去魯昕的教育部副部長職務。
   7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四十九號,2016年7月2日的決定:“免去袁貴仁的教育部部長職務;任命陳寶生為新任教育部部長。”十八屆中央委員,國家行政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陳寶生,將接班已滿65歲的袁貴仁,成為新一任教育部黨組書記。
   10月13日教育部黨組決定,免去葛道凱同志的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職務,另有任用。新一任職成司司長暫未確定。
   11月,國務院決定任命原武漢大學校長李曉紅為教育部副部長,主要負責發展規劃、民辦教育、職業教育、民族教育、繼續教育、教師教育(師范教育)等方面工作。相信深受學生喜愛的網紅校長“曉紅哥”在部長職位上能繼續發光發熱。
 
   2、教育部要求職校教師每5年累計不少于6個月企業實踐
 
   2016年5月11日,教育部等七部門印發《職業學校教師企業實踐規定》,要求,進一步加強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促進職業學校教師專業發展,提升教師實踐教學水平; 職業學校專業課教師根據專業特點每5年必須累計不少于6個月到企業或生產服務一線實踐。
 
   3、職業院校教學診改
 
   2015年《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發布,要求進一步要求“建立診斷改進機制”“以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為基礎,開展教學診斷和改進工作。”同年6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建立職業院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工作制度的通知》,受到職業院校的廣泛關注和省市教育行政部門的高度重視。
   2016年1月,教育部印發《高等職業院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斷與改進指導方案(試行)》,決定從今年秋季學期開始,逐步在全國職業院校推進建立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制度,全面開展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6月,教育部職成司確定在天津市等18個省(區、市)分別開展中、高等職業學校教學診改試點工作,中、高職試點各為9個省份27所院校,試點工作為期3年。
   建立“診改”制度是一項事關職業院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的大膽探索,根本出發點是為了探索建立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需要的職業院校內部教育質量保證體系,營造中國特色、職業教育特點的現代質量文化。
 
   4、高校科研經費松綁
 
   為科研報銷找發票發愁?還要絞盡腦汁編寫經費預算和方案?擔心年底花不完錢不得已突擊花錢?2015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勞務費不設比例限制”、“年度剩余資金可結轉下年使用”等6大亮點助推科研創新,擴大高校科研項目資金、差旅會議、基本建設、科研儀器設備采購等方面的管理權限,激發學校科研人員創新,“松綁+激勵”措施讓高校科研人員無需為報銷發愁。
 
   5、取消教師編制
 
   7月22日,人社部召開2016年第二季度新聞發布會,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李忠在介紹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安排時明確表示:人社部將“研究制定高校、公立醫院不納入編制管理后的人事管理銜接辦法”,所謂“不納入編制管理”,就是取消事業單位編制,實行全員合同聘任制,但保留事業單位性質,由財政進行差額撥款。”高校教師“鐵飯碗”應聲而碎,消息一出教育圈炸開了鍋。有機遇有陣痛,支持方表示,編制的存在導致高校教師缺乏流動性,工作會相對懶散,缺乏競爭性,不納入編制管理的做法深得人心;反對方則認為,取消高校事業單位編制會導致今后學校管理混亂,而且在體系設計不夠健全的情況下將高校推向市場,并不科學...
 
   6、中職生文明公約
 
   9月1日,教育部發布《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公約》。針對中職校學生的特點,提出了8條48字公約內容,對中職校學生道德品質和行為規范進行了高度濃縮,增強中等職業學校德育的針對性、實效性,教育引導學生自覺養成良好的思想品質和行為習慣。各地各院校也紛紛響應要求,在校內組織《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公約》簽約儀式,踐行公約內容。中職生公約涵蓋面廣,涉及到學生健康及成長的方方面面,期待公約成為中職生的“道德指南”。
    
   7、允許教師依法兼職兼薪
 
   11月7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見》指出,允許科研人員和教師依法依規適度兼職兼薪。高校教師經所在單位批準,可開展多點教學并獲得合法報酬收入。鼓勵利用網絡平臺等多種媒介,推動精品教材和課程等優質教學資源的社會共享,授課教師按照市場機制取得報酬。
兩辦發文,表明了國家對兼職兼薪行為的一種態度,激發科研人員和教師積極性,增加知識價值,也有利于在社會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
 
   8、教育部:促進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升
 
   2016年11月,教育部、財政部兩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實施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2017-2020年)的意見》,意見指出,將組織職業院校校長、專業帶頭人、雙師型骨干教師、優秀青年教師分層分類參加國家級培訓,開展中職、高職、應用型高校教師團隊研修和協同創新,推進教師和企業人員雙向交流合作,組織職業院校專業教師到企業進行為期不少于4周的企業實踐。
 
   9、職教法頒布20周年
 
   12月2日,由教育部和中華職業教育社主辦的“推進職業教育現代化座談會——紀念職業教育法公布實施20周年”在京召開。李克強總理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對于發揮我國人力和人才資源巨大優勢、提升實體經濟綜合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教育部副部長李曉紅作了題為“依法推進職業教育持續健康發展”的講話。自從1996年《職業教育法》公布實施,到2016年至今已有20年歷史,也標志著職業教育進入法制軌道20年;2008年,《職業教育法》提上修訂日程,至今已有8年,沒有最終出臺,期待著新職業教育法早日修訂完成!
 
   10、人社部第一個關于技工教育的五年規劃
 
   2016年12月,中國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印發《技工教育“十三五”規劃》,這是人社部第一個關于技工教育的五年規劃。規劃系統闡述了“十三五”時期技工教育事業發展的4條基本原則、6大發展目標、10項主要指標等若干重點舉措。為全國技工教育事業描繪發展藍圖,推動全國技工院校科學發展。
 
   11、教育部補增13個專業——電子競技專業赫然在列
  
   2016年8月,內蒙古錫林郭勒職業院校開設國內首個電競中專專業;9月5日,教育部職成司公布《關于做好2017年高等職業學校擬招生專業申報工作的通知》,同時公布教育部增補的13個專業,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赫然出現在其中,專業類屬于“體育類”;當月末,湖南體育職業學院宣布,將于明年開設電競運動與管理專業,培養包括電競運動員在內的電競相關從業人員,電競從此步入中國高校;10月,國務院出臺意見,要求推動電競健康發展。頂層正逐步對電競“松綁”。
 
   12、職業資格取消
 
   自2015年起,人社部副部長就透露未來將有超過三分之一的資格證書倍取消,并且九成地方職業資格都應該取消;
   2016年1月20日,國務院公布取消包括“咖啡師”、“注冊人力資源管理師”在內的61項職業資格許可;
   6月1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決定再取消“招標師”、“物業管理師”、“插花員”等47項職業資格,這已是第六批決定取消職業資格;
   11月23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決定在已分六批取消319項職業資格的基礎上,再取消114項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至此,國務院部門設置的職業資格共取消433項占70%以上;
   12月16日,人社部發布《國家職業資格目錄清單》,擬列入151項職業資格。取消紛繁的職業資格許可,對個人來說,從業范圍變得更大了,就業門檻降低,有利于就業工作。對企業而言,選擇勞動者的門路也更廣了,雇工也會變得越來越容易。清理不是廢除,是為了更好地完善職業資格證書制度。

  13、五部門聯合印發職校生實習規定,杜絕職校“廉價勞動力”
 
    今年,職校生“被實習”負面新聞新聞頻出:“實習補貼縮水一半”“被派分揀快遞一天工作10小時報酬10元”...嚴重損害了職校生權利,使之淪為“廉價勞動力”。
   4月11日,教育部、財政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了《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對實習中的禁止情形作出明確要求:不得安排學生到酒吧、夜總會、歌廳、洗浴中心等營業性娛樂性場所實習;不得通過中介機構或有償代理組織、安排和管理學生實習工作;不得安排參加實習的女學生從事《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中禁忌從事的勞動;不得安排未滿16周歲的學生跟崗實習、頂崗實習等...還首次提出職校生實習報酬底線,為職校生實習撐起保護傘!
   11月22日,教育部發文點名通報5所職校違規組織學生頂崗實習,并將始終保持治理實習違規問題的高壓態勢!
 
   14、工匠精神——2016政府工作報告新詞
 
   2016年3月5日,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工匠精神”這一新詞,“工匠精神”一詞迅速流行開來,成為制造行業的熱詞。隨后,不僅制造行業,各行各業都開始提倡“工匠精神”。于是使用范圍擴展,任何行業、任何人 “精益求精,力求完美” 的精神,都可稱“工匠精神”,每個行業也都需要這種精神!
  12月14日,《咬文嚼字》雜志發布“2016年十大流行語”:“工匠精神”“洪荒之力”“供給側”等的今年出現率比較高的熱詞脫穎而出入選年度十大流行語。
 
  15、教育部部長陳寶生首次對職業教育提要求,讓職業教育“香、亮、忙、強、活、特”
 
    2016年,12月12日,教育部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在福州聯合召開現代職業教育發展推進會,會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對現代職教發展的說了六句話:
   第一、讓職業教育香起來,香不香看思想;
   第二、讓職業教育亮起來,亮不亮看質量;
   第三、讓職業教育忙起來,忙不忙看市場;
   第四、讓職業教育強起來,強不強看成長;
   第五、讓職業教育活起來,活不活看政策;
   第六、讓職業教育特起來,特不特看工作!
   這是陳寶生部長主政教育部以來對職業教育發展的首次發聲,也是對職業教育今后發展提出的要求。

文章來自網絡,如有疑問,敬請聯系小編。

安徽新華電腦學校專業職業規劃師為你提供更多幫助【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