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_蜜桃狠狠狠狠狠狠狠狠狠_午夜视频精品_激情都市一区二区

蔡盛 涇縣教育局 返回首頁
飄秋

個人簡介:

蔡盛,筆名火焰,火焰山,安徽師范大學中文系畢業(yè),現(xiàn)在涇縣教育局工作。多年來,從事散文、詩歌創(chuàng)作,在《安徽青年報》、《江淮》、《新安晚報》、《宣城日報》、《敬亭山》等報刊發(fā)表詩文180多篇,被《中國德育》等多家報刊雜志聘為通訊員。《舒展的歷程》、《好一片晴空》、《反射心情》等數(shù)十篇作品入選《希望叢書》、《風鈴叮當》等詩文集,曾獲“洞庭杯”文學大賽二等獎。

現(xiàn)供職于涇縣教育局。

散文創(chuàng)作談:

馮驥才說:“一個人平平常常走在路上就像散文。”的確,寫散文就像平常說話一樣,需言之有物,行文有序,持之有度,通過抓細節(jié)、聯(lián)想、鋪陳、點睛,在自然波動的韻律中流動著“形”,在跌宕起伏的層次里升騰著“神”,追求“形”和“神”的和諧,達到情、景、意、美、趣完美統(tǒng)一,讓語言從心坎里流淌出來,給人感悟和啟迪。

飄秋

飄秋了。

連綿細雨伴著習習涼風,一夜間造訪了江南,濕了我的情懷。星期天一大早,我便靜坐在窗前,閑適而淡意地品味著悄然降臨的秋風、秋雨,還有風雨中的秋葉。

不是說“一場秋雨一場寒”“秋風秋雨愁煞人”嗎?我怎么找不到這種感覺?

觸摸與秋雨結伴而來的秋風,涼絲絲的感覺梳理著我的五指。那么清,那么明,那么純,那么輕柔、舒適和涼爽。剎那間便把我的情緒從盛夏里吹了出來。它吹黃稻谷,吹白棉花,吹紅枝頭的柿子,吹開葉瓣下隱藏的桂花,吹裂紅石榴的嘴,吹走天上云,吹落云中淚,也吹凈了心中的塵埃。那是朋友的一聲問候,那是秋天走來的腳步聲,那是生命里跳動著的音符,那是千里之外網(wǎng)友細細的傾訴……站在秋風細雨里,風一絲絲地拂過心靈,雨一滴滴落入心底,那么柔美、含情、動人。于是,世界溫柔了,我心安寧了,人也平和了。

秋雨呢,細細的,密密麻麻的,斜織著,是飛花,似柔網(wǎng),如輕歌。那淅淅瀝瀝掛在屋檐的雨簾,那秋雨飛飛中滾落在花瓣的雨滴,那迷迷朦朦綿密而靈逸的雨幕,為我創(chuàng)設了一種靜思氛圍,都是我的最愛。我很喜歡秋雨絲綢般觸膚的微寒,很喜歡秋雨飛絮般飄落的瀟灑,很喜歡秋雨的晶瑩剔透雨心,也很喜歡聆聽雨棚上的雨滴的“啪答”聲。那旋律有種韻味,能凈化心靈,使我忘卻世上一切煩惱與憂愁。真想把自己化為一滴秋雨,融進溫庭筠“咸陽橋上雨如懸,萬點空蒙隔釣船”的意境中。

風雨中的秋葉裸露著胴體,任清風飛揚它的肺腑,任秋雨打濕它的心音,淡然愜意地跳躍著,旋轉著,婆娑著,像絕美的舞蹈演員。或平伸,或屈卷,或倒立,起落從容,舒卷自然,香汗揮灑,演繹出秋之神韻。那是成熟的美,理智的美,堅持的美,也是忍耐的美。這是一種靜美,一種剛強,一種滄桑中的等待。風雨之后,金黃,燦爛,它將再一次美麗輝煌。
走在秋風吹秋雨飄秋葉飛的小徑,我在飄秋里有了幽遠寧靜之秋心,煩惱隨著炎熱一起退去。

[page]廬山春夢[/page]

在岸芷汀蘭、杜鵑啼紅的芳菲四月,我來到了“春如夢”的廬山。

山是廬山的根,也是景區(qū)的氣脈。

上山的路是天路。乘車盤山而上,396道彎像條巨龍騰飛在千山萬壑間。一路上,速讀廬山的“雄、奇、險、秀”,賞析競秀的映山紅、若幻的桃花、參天的“三寶樹”,心海涌動著久違的波濤。

子曰:“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極目山顛,千峰攜手,疊翠連云,遠山飛峙,怪石嶙峋,傲骨凌霄,大山的雄渾、寬闊、高遠、磅礴與包容,山石的平靜、穩(wěn)定、厚重、和諧與溫婉,給了我無盡的遐思。這不正是我心摹手追的性格嗎?何不幻化為廬山的一峰一石,寧靜做人,坦蕩處事?

水是廬山的新娘,也是景區(qū)的靈魂。

乘纜車,下臺階,望瀑布,看“紫煙”,聲如雷,勢若龍,形似簾,飛流直下,瀉落銀河,碎玉落盤,絲雨拂面,人聲鼎沸,爽心怡神間讓人恍然入夢。
面對凌空而下的水流,欣賞搶拍“香爐”的樂水智者,我深深地愛上了眼下散落九天的豪放和柔和溫情的婉約。我何不幻化成飛瀑中的一滴,清心純凈,從善如流,你追我趕,執(zhí)著而堅定?

霧是廬山的孩子,也是景區(qū)的精靈。

清晨,打開窗戶,輕盈的薄霧便裊娜依人,直撲懷中。到了含鄱口,白霧飄渺,浩浩蕩蕩,纏綿腳底,掠過耳際,如絮,如煙,如海。站在平臺上,縱覽四周,只見霧鎖山、樹纏霧、霧撩人,有海市蜃樓般光景。須臾,霧流動起來,或平流,或上坡,或下瀉,似瀑,似紗,似瓊花,又像捉迷藏的頑皮少年,奔跑,彌散,飄忽。轉眼間,腳下“霧毯”被突然抽走,一輪紅日噴薄而出,溝石樹木盡收眼底,豁然開朗,氣象萬千,就像美麗的童話。

霧來世間一趟留下了美好和傳奇。做人呢,何不也像霧一樣留下點什么?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