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_蜜桃狠狠狠狠狠狠狠狠狠_午夜视频精品_激情都市一区二区

袁平生 東至縣第一中學 返回首頁
老屋

個人簡介:

袁平生,男,1967年7月出生,縣書法協會會員。先后于池州師范、宣州教院、安師大學習,本科學歷。十幾年來,時有散文、新聞、教學教研文章見諸報刊。尤好翰墨,臨池不輟。滾滾紅塵,筆墨人生,吾將上下而求索!

散文創作談:

散文創作強調一種好的意境。所謂意境,主要包含兩個方面:首先是意,這個“意”不是別的,就是思想感情。境,就是作品所描寫的生活圖景,也就是形象。意境,就是思想感情和生活景物的和諧統一。當然最為重要的,是要有發人深思的思想,要有真摯動人的感情。不能簡單地把意境只理解為生活畫面,只看作一種詩情畫意。特別是有些抒情散文,應該有詩情畫意,但是一定要用深刻的健康的思想賦予生活圖景以生命力。美好的意境,就是深刻的健康的思想、真摯的感情同生活環境或生活景物的完美統一。

老屋

斑駁的磚墻,陸離的門窗,頹圮的檐頭……這就是咱家的老屋。她如同夕陽中一位蹣跚的老者,靜靜地佇立在村口,望著遠方,望著游子遠行的方向,她執著的背影定格成故鄉底片上永不褪色的記憶。

老屋是什么??我突然想。

老屋是生命的鼠標。浩瀚的世界,生命飄若浮塵,一個人的生命從何處來,如果從時間的角度看,我們很難找到生命的坐標,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生命只不過是時間無足輕重的過客。而老屋則是生命的鼠標,給我們浮躁漂蕩的靈魂串接輕松豪邁地點擊,讓我們在這浮華的世間找到真實的網站。不管我們將來的生命演繹著一段怎樣的軌跡,但老屋總能固守著我們生命的秘密,使那些成了都市的人依然不改質樸的本色,骨子里仍珍藏著老屋般的憨厚和赤誠;使漂泊的子孫不致在滾滾紅塵中迷失了人生的方向,始終緊緊相連著老屋那母親般的臍帶……

老屋是情感的收藏夾。老屋不僅是生命的物質坐標,更是充溢著一段段溫馨的歷史。當我們遠離老屋,在燈紅酒綠的世界無奈的浮沉,老屋總像一位飽經風霜的老者,在生命的起始地,替你珍藏著一份份美好的情愫。每當回到老屋,內心總被一股股柔情所充盈:飯香陣陣,炊煙裊裊,那是母親還在廚房里忙活;腳步咚咚,扁擔吱吱,那是父親挑著稻谷帶月而歸;而孩童時的好友偉木、宏軍、勝根也仿佛來到家門前,約我去上學;還有一邊放鴨一邊游泳偷蓮蓬的玩伴志樂催我趕快下水;更難忘的是,發叔、根叔、巧嬸等眾鄰居在暴風雨即將來臨之際為我家搶收晾曬稻谷的那個午后……這一份份至真至純的親情、友情和鄉情,匯聚成一串串彌足珍貴的纓絡,在我的人生旅途熠熠閃光!

老屋是牽引靈魂的風箏線。盡管我們長大后,遠離了老屋,但無論身居何方,她都是我們心靈的充電器。小時候,老屋用父親般粗糙的大手,鍛造成一個個玲瓏剔透而又無比堅固的紙鳶;長大后,將我們這些在外的游子放飛成天空中一只只繽紛斑斕的風箏。一個個無論微風細雨抑或狂風暴雨的日子,老屋始終是牽引風箏的那根線,一頭是永不移易的溫情,一頭是誠摯熱切的期待。這份情愫總讓客居在外的游子動容。當一張張憔悴的面容在鋼筋水泥叢中,心靈被人與人之間殘酷的競爭幾近窒息時,老屋總會不經意間飛進你的夢中,伴著你均勻的呼吸,將牧童的笛聲、稻草的清香、灶里偷偷埋烤的紅薯味撒滿你夢中的笑靨……于是第二天你打點行裝匆匆趕往故鄉,而母親早就在村口的老槐樹下,守成了一尊歲月的雕塑;直至走到老屋門前的那灣荷塘,你的靈魂才回轉到舒恬的地面……

老屋是滄茫人生的根。當全家移居縣城,那時幼稚的我常常勸父親把老屋賣掉算了(老屋蒼老的容顏似乎經不住歲月的洗禮,而父親每年總要回家修葺,諸多不便。)而這時父親常常很生氣,仿佛把他生命中一件最寶貴的東西給奪走了。隨著年齡的遞增,我慢慢理解了父親。在父親眼里,老屋就是他生命的根,供給著他蒼茫人生旅途中全部的養料。我也逐漸參悟:生命就是一個同心圓,從童年到少年到青年到老年,無論當時榮華顯赫炙手可熱還是頹廢潦倒惆悵失意,走過一個輪回,生命則又回到了起始的地方,葉落歸根永遠是炎黃子孫永不變的情結。遲早有一天, 老屋山后的一方墓塋會張開溫暖的懷抱,結束我苦辣酸甜的紅塵之旅。如今新農村建設如火如荼,我總是慨喟生活的富足,日子的蔥蘢,但更多的則是常常平添找不到回家的感覺——故鄉的容顏總被時代的丹青隨意涂改,家在哪兒?而那看似落伍的老屋卻總能與我心有靈犀,息息相通……

風也好,雨也罷,一同走過的老屋,在歲月的飛逝中,如同一壇陳年的老酒,散發著醇厚的芳香,沉淀著彩虹似的夢。
 

返回首頁